首页>>贸易学堂>>
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又升 经济起落银行再埋单

自银监会成立以来,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快速下降。然而,这种不良资产下降的趋势在今年上半年戛然而止。

  银监会刚刚公布的上半年不良资产数据显示,6月末,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 2759.4亿元,比年初减少5550.7亿元。但只要稍加分析就会明白,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实际上已经上升,而且上升的数目不小,因为今年上半年仅中国工商银行财务重组,就剥离了7050亿元的不良资产,仅此粗略估算,今年上半年不良资产实际上升高达1500亿元。

  问题的严重性还不仅如此。中国境内全部商业银行分类来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全面上升。虽然有些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贷款总量的扩张来达到不良资产比率下降的目的,但是,像外资银行等无法大规模扩张贷款的商业银行也同样已经出现了不良资产余额与比例“双升”的状况。

  这种局面的出现,无疑给追求不良资产“双降”的银监会带来了新的挑战。

  不良资产明降暗升

  中国银监会自成立以来,通过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督促商业银行通过各种方式降低不良资产;监测不良资产“双降”成了银监会工作的重点之一。在例行的季度新闻发布里,银监会几乎一成不变地使用“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继续呈现‘双降’”。这次也不例外,银监会在上个月底的网站上公布,二季度贷款五级分类统计数据显示,境内全部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贷款质量继续好转,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继续呈现“双降”。

  如果仅从银监会公布的数字来看,不良资产余额和比例似乎仍然按照一定的速度在下降的轨道上行进。因为从总量来看,不良资产确实在下降。据银监会统计,6月末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2759.4亿元,比年初减少5550.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71%,比年初下降4.14个百分点。主要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637.3亿元,比年初减少5545.2亿元,不良贷款率8.79%,比年初下降4.4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0134.7亿元,比年初减少5616.2亿元,不良贷款率10.12%,比年初下降5.45个百分点。

  但这种下降是建立在不良资产剥离基础上的。银监会也承认,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下降较多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工商银行实行财务重组、政策性剥离不良贷款所致。但剥离并没有使不良资产消失,而是把不良资产从银行的账上转移到了资产管理公司的账上。而且,银行账上剥离了7050亿元不良资产,但最终却显示减少了5550.7亿元,这说明在剥离的同时,又有1500亿元的不良资产已经形成。

  如果从不良资产的类别来看,更能清晰看出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劣变过程。从不良贷款的类别看,损失类贷款余额3736.2亿元,占不良贷款合计的29.3%,比年初减少1740.6亿元,但是,工行剥离了2460亿元的损失类资产,所以损失类贷款实际增加了720亿元;可疑类贷款余额4930.4亿元,占不良贷款合计的38.6%,比年初减少4439.0亿元,但是工行剥离了4590亿元的可疑类资产,可疑类资产实际增加了151亿元;次级类贷款余额4092.8亿元,占不良贷款合计的32.1%,比年初增加628.9亿元。次级类贷款的增加无疑是正常类和关注类贷款劣变形成的。

  经济起落的成本

  不良资产下降到上升,中国经济的宏观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又经历了什么重大事件?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去年中国经济高峰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为了有效防止商业银行在改革后继续出现大量不良贷款,应尽力控制好经济周期,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周小川指出,“实际上,银行经营中最担心的就是宏观经济的大起大落。在宏观经济‘大起’时,谁都能够看到银行的经营情况比较好,利润比较高,资产质量提高也比较快。例如最近几年大家看到我国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每年在降低3-5个百分点,看起来情况很好。一旦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尤其在‘大落’的情况下,有可能大量的不良资产会突然暴露出来,变得难以控制。”银监会副主席李伟也指出,由于近两年来部分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扩张所造成的后果开始显现,银行贷款的潜在风险增大,降低不良贷款的任务仍相当艰巨。

  2003年,中国的银行体系投放了2.99万亿元的信贷;2004年1-6月份,人民币信贷新增1.43万亿元。这4万多亿元的信贷投放,在经历经济的周期起伏之后、在经历快速的信贷紧缩和投资下滑之后,不良资产的再度增加在所难免。从近期不良资产与经济周期的历史波动轨迹看,通常不良贷款大部分都是经济迅速上升时期投放出去的,一旦经济出现较大起伏,高速扩张的信贷必然产生大量新的不良贷款。

  从大致走势看,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形成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是在1991年-1993年,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从1990年的10%上升到1993年的20%左右,其中包括商业银行承担了不良的企业债券的损失。第二个高峰是1997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再次急剧上升。

  如果进一步观察近期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可以发现,外部体制性(例如国有企业破产等)因素的影响程度在下降,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不良资产的影响在增强。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与其说商业银行承担了经济转轨的成本,还不如说商业银行承担了经济大幅波动的成本。

  日前,标准普尔信用评级发表了其对中国内地银行业不良资产比率的最新估算。标准普尔指出,中国内地经济增长放缓将可能导致较多的不良贷款出现,预料下一轮的不良贷款很可能主要来自对中小型企业和高价住宅房地产发展商发放的贷款。

  在整个社会的融资结构严重依赖银行的格局没有明显改变的前提下,可以肯定的是,经济起落的成本,最终在相当程度上还会由银行来承担,这可能就会表现为银行不良资产比率的上升。特别是考虑到此次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有相当比率是投放到投资迂回程度提高的重化工行业,有相当比率是投放到受地方政府影响较大的基础设施行业,较之1992年以及1997年,其比率可能还会要来得高。有专家预计,如果2003年到2004年中以来银行投放的信贷有3%的不良比率,这已经是商业银行贷款发放质量的相当高的水平了,那么,在银行体系至少会积累1000亿元的不良资产。

  而且,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正在酝酿转变。今年上半年,GDP增长了9.5%,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2个百分点,再加上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导致企业经济效益急剧下滑,中国银行业面临的经营形势更加严峻,不良资产上升的可能性会进一步加大。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工业实现利润6266亿元,增长19.1%,但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2.5个百分点。不容忽视的是,在39个工业大类中,除了新增利润最多的石油开采、钢铁、煤炭、化工、有色金属矿之外,化纤行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建材行业、电力行业、电子通信行业的利润都有所下降,有的下降40%以上。而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净亏损4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1075亿元,同比增长59.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543亿元,增长84.4%。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认为:“上游产品价格居高不下,而下游产品价格又上不去,这样形成了一个‘两头挤’的作用,使得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而这种情况,必然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乃至完成利润有所冲击,同时贷款潜在风险也加大了。

  警惕其他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上升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一直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银监会也特别注重这四家银行的资产变化,但值得警惕的是,除了这四家银行以外,其他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也正快速上升。

  银监会公布了上半年的数据后,农村商业银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农村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新生事物,是条件相对较好的农信社改造而成的,但农村商业银行刚成立不久就遭遇了不良资产上升的尴尬局面。截至今年6月底,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5.0亿元,比年初增加6.8亿元。而目前的9家农村商业银行,资本金总计为35亿元,这说明农村商业银行在总体上是资本金小于不良贷款10亿元。

  今年4月,银监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了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监管工作座谈会。会上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缺陷进行了分析,主要是:农村商业银行股权设置不尽合理,法人治理尚待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转换经营机制任重道远;高素质人才缺乏,劳动人事制度滞后;主要经营指标距监管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另外,由于工行剥离不良贷款额度很高,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实际上都上升了。根据银监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502.6亿元,比年初增加71.0亿元,不良贷款率4.66%,比年初下降0.30个百分点。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038.9亿元,比年初减少19.8亿元,不良贷款率10.43%,比年初下降1.26个百分点。国有商业银行尚且无法避免不良资产上升的困境,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更是无法扛过宏观调控的影响。但值得警惕的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一直以建立了良好的公司治理自居,但从这次不良资产上升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仍有待完善。

  长期以来,居高不下的不良贷款一直严重困扰着城市商业银行的正常发展。经过银行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2004年城市商业银行历史积累的不良贷款得到了有效处置,资产质量明显提升。据统计,截至2004年末,各级地方政府及股东为处置城市商业银行历史遗留包袱、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累计弥补城市商业银行财务亏损51.42亿元,累计剥离不良资产71.73亿元,累计置换不良资产235.12亿元,投入的资产总额达358.27亿元。其中,2004年弥补财务亏损19.86亿元,剥离不良资产50.07亿元,置换不良资产163.71亿元,投入资产总额为233.64亿元。2004年投入处置历史形成风险的财力占10年间总处置量的65.21%。

  但这次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实际上升,给银监会和地方政府敲响了警钟,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中要着重解决的是机制问题,如果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再多的资金投入也可能会打水漂。

  外资银行是唯一一类不良资产显示“双升”的机构。今年6月末,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8.1亿元,比年初增加7.5亿元,不良贷款率1.14%,比年初增加0.05个百分点。其实,外资银行不良资产双升并不奇怪,由于外资机构不能向中资银行那样快速扩大贷款分母,所以不良贷款双升的局面在所难免。

  对于不良资产面临的困境,银监会也表示,将大力推进银行业机构改革,继续深化不良贷款的监管工作,持续监管贷款分类准确度,考核不良贷款分类偏离度,动态跟踪各类贷款间迁徙变化趋势,加强同质同类银行机构的比较分析,努力实现不良贷款的“双降”目标。(本报记者 孙 铭 北京报道)
相关资讯
安徽 北京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重庆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无忧商务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6 www.cn513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08603号3
本站所有产品都是会员自行发布,所有信息都有对方的企业名片和联系方式,如果您需要咨询产品具体参数和细节,请直接联系和咨询厂商,谢谢。
行业子站: 机械 库存 建材 物流 礼品 能源 农业 汽摩 食品 通讯 五金 玩具 矿产 印刷 休闲 服务 服装 化工 环保 电子 纺织 电工 电脑 电器 办公 安全 包装 仪器 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