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贸易学堂>>
移动通信如何应对WTO的挑战

随着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信息产业在“九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超过30%,2000年总产值超过1.4万亿元。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第一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1995年-1999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电信业务总量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1.46%、1.52%上升为3.4%、3.79%,特别是在1997年以后,电信业务总量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较快,从而也显示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电信业务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迎接WTO的挑战,政府的多元化的运营商策略使得电信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固定领域是中国电信、联通和铁通;宽带骨干网是中国电信、联通、网通和吉通;宽带接入则是百家争鸣,而且是外资进入的重点;无线通信是联通和移动。因此,如何确定新运营商的业务发展战略,各业务如何定位等则是新运营商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
    
    无线化是通信网络发展的趋势之一
    根据IDC、ITU、MII的资料统计,从1990年-1999年全世界电信平均业务增长率为10%;电话主线平均增长17%;移动电话平均增长率49.2%;1995年-1999年互联网用户平均增长107%。从1990年-1999年中国电信业务收入平均增长39.2%;电话主线平均增长36%;1992年-1999年移动电话平均增长率137%;1998年-2000年互联网用户平均增长111%。移动电话及互联网的用户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固定电话。
    
    当前,全球运营实现传统增值业务的移动智能网技术和实现数据型增值业务的数据应用和传输技术成为今天的热点。尤其是预付费业务,正在成为移动通信的亮点和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预付费用户所占的比例在上升。预付费业务扩大了移动通信的市场,比如预付费业务将拉美的用户市场扩大了200%—300%。在我国预付费用户的比例也在不断的上升。
    
    据英国ARC集团预计在未来的5年内,互联网用户将超过10亿,其中7.5亿人将使用移动终端,6.7亿人使用有线。CES展览专家小组预计,在互联网迅猛普及和用户需求强劲两种力量的作用下,美国到2003年使用无线通信技术的用户将超过10亿人。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向是移动数据通信的发展将使移动数据业务从通信业务发展到信息服务业务,通信的价值链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网络运营商在价值链上的地位将下降,其收益将分流。同时表明移动数据市场将是一个合作的市场,需要网络运营商、业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等合作共同开发这个市场。
    
    移动通信电信业务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到2005年,预计全世界移动用户将达到10亿户。2000年我国移动用户已经达到8500万户,其中移动电话新增用户为4100万户、新增固定电话为3500万户,移动电话的增长已经超过固定电话的增长,预计到2005年将达到2.8亿户。移动通信已成为电信业务的主要增长点之一。据有关资料所提供的多种预测结果表明:在未来几年内我国移动电话用户的总量将超过固定电话。未来五年我国移动市场的市场容量将以每年发展4000万用户的速度递增。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趋势与预测
    根据有关研究报告预测,我国东部地区的移动通信市场份额从2001年的57.97%降至2005年的51.96%,用户净增8200万,中部地区的市场份额从2001年的27.01%增至2005年的30.02%,用户净增5400万,西部地区的市场份额从2001年的15.02%增至2005年的18.02%,用户净增3400万。
    
    按地域分为东、中、西部市场。东部潜在市场容量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
    
    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竞争力量的分析
    从事现代竞争理论研究的著名美国哈佛商学院资深教授波特认为,在行业中有5种力量发挥作用,这些力量共同决定了这个行业的潜在盈利性。这5种力量是: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业进入者的威胁、购买者的议价力量、供应商的议价力量、替代品或替代服务的威胁。通过评价其在行业中发挥作用力量的强弱,使经营者对竞争环境产生新的认识,它有助于使运营企业形成更好的竞争战略。
    
    由于我国移动通信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另外,移动通信技术将从第二代窄带技术向第三代宽带技术转变;业务将从单一话音业务向多媒体综合通信业务转变;市场将从寡头垄断向有效市场竞争转变;体制上将从国有企业向上市公司转变。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来分析行业内的各种力量:
    
    1现有的竞争者
    目前我国移动市场有两家运营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凭借其传统运营商的优势占据了74%的市场份额,而联通作为竞争者,目前占据了26%的市场份额。
    
    由于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非常庞大,双方采取的是共同发展的策略。但是对于潜在的进入者,已经考虑到如何进行防御。据我们调研在一些省出现了一些情况,如:一些现有移动公司在技术上,广设基站,开展基站的圈地运动,给潜在进入者制造障碍。他们在开展业务方面,积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抢占新市场的高端用户群。在服务方面,优化网络,提高通信质量,建立服务制度,提高服务水平,提高用户的忠诚度。
    
    <>b2供方(卖方——设备制造商)侃价能力
    由于邮电分营后,垄断被打破,移动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电信运营商将改变原有的采购方式,由预投入转向按需采购方式。运营商将与电信制造商形成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型合作关系。
    
    另外,对于新移动运营商来说,由于技术进步太快,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属于新技术,设备供应商需要短时间内收回在研发上的巨大投入,设备的价格将会大大高于成本。这时候如果大面积的进行网络建设,投资会比较大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如果采用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一方面,由于技术上已经完全成熟,设备制造商很多,可供运营商选择的公司和设备种类比较多;另一方面,其成本也已经降到接近最低点。这样新运营商将会处在比较有利的地位。
    
    3、买方(消费者)侃价能力
    随着移动通信终端价格和移动通信资费的不断下降,移动通信已经开始进入普通人的生活,并逐步地由奢侈品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由于移动通信市场已经是一个竞争的市场,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因此消费者讨价还价的能力在上升。今后运营商将面临者越来越挑剔、越来越理性的消费者。
    
    网络质量和服务水平越来越成为消费者关注的关键因素。据有关调查显示:在现有用户中,有转网意向的用户高达50%以上,中国移动用户转网的主要因素是价格高、服务差,而中国联通用户转网的主要原因是网络质量差、覆盖不广。
    
    4、潜在进入者
    根据我国目前的移动通信发展情况来看,其未来前景十分广阔,潜在市场巨大。移动通信在目前的电信行业中又是最具赢利能力的业务。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拥有移动业务可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因此,许多有实力的经营者都希望成为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新的运营商。国内潜在进入者,除中国电信外,还包括中国网通、中国吉通、中国铁通等。国外潜在进入者,由于国外运营商众多,不可能一一列举,这里主要分析外资的进入手段和合作伙伴的选择。由于国家将移动通信作为一项基本的电信业务,因此移动通信市场不会允许外资独资经营,但其将会要求外资与国内公司合资成立公司进入移动市场,而且必须是中方控股。
    
    合作伙伴的选择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国外公司选择国内的较小的或新的运营商合作,这样即可以避免原有企业的弊端,外方又便于控制;另一种是与国内大的通信运营企业合作,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原有企业的网络、经验和人才以及销售渠道,便于业务的发展。
    
    5、替代品
    与移动通信业务相互替代的业务,主要是固定通信。从目前来看,通信的发展趋势是无线化和可移动性,固定业务越来越多的向移动分流,未来移动通信将主要用于人们在移动中的个人通信,而固定通信可能更多的用于工作和家庭的通信和娱乐。随着移动通信的资费的不断下调,其作为一种通信的方式,在未来将不会被太多的固定电话所替代。
    
    面对日益激烈的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无论是新进入的移动运营商还是老移动运营商,在开拓移动数据通信业务的时候,应加强与应用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的合作,以合作的姿态,共同培育和发展我国的移动数据业务市场,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市场机会的到来做好准备工作。在地区发展策略上,由于我国移动数据通信已开始启动,东部市场将最先开始从移动语音到移动数据的转移,中西部地区移动语音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作为新进入移动通信领域的运营商可在东部市场重点发展移动数据业务,吸引早期用户、高端用户,在中西部地区重点仍然是语音业务。
    
    由于移动通信业务的潜在盈利性相对于其它电信业务更大,因此,中国加入WTO后,竞争激烈的通信业务除了因特网业务之外,就是移动业务,为此,为迎接WTO的到来,无论我们是目前经营移动通信业务还是未来经营移动通信的国有企业都应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工作!
相关资讯
安徽 北京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重庆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无忧商务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6 www.cn513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08603号3
本站所有产品都是会员自行发布,所有信息都有对方的企业名片和联系方式,如果您需要咨询产品具体参数和细节,请直接联系和咨询厂商,谢谢。
行业子站: 机械 库存 建材 物流 礼品 能源 农业 汽摩 食品 通讯 五金 玩具 矿产 印刷 休闲 服务 服装 化工 环保 电子 纺织 电工 电脑 电器 办公 安全 包装 仪器 家居